-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自动控制系统的试运行与调试工艺要点.docx
自动控制系统的试运行与调试工艺一、主回路通电前的检查:1、配电柜(箱)的检查(1)电器安装的检查:1)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2)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他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3)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4)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的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6)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钟、电笛、事故电钟等应显示准确,工作可靠。7)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他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8)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时完好。(2)端子排安装的检查: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天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加。3)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4)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高加强绝缘的隔板。5)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6)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7)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8)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3)配电柜(箱)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4)配电柜(箱)上的小母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铜管,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5)手车或抽屉式开关柜在推入或拉出时应灵活,机械闭锁可靠;照明装置齐全。2、引入配电柜(箱)内的电缆及其芯线的检查(1)引入配电柜(箱)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2)铠装电缆在进入配电柜(箱)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3)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以接地。(4)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加以保护。(5)配电柜(箱)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线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6)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宜分别成束分开排列。3、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电源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4、在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在日光直射环境,橡胶或塑料绝缘导线应采取防护措施。5、检查配电柜(箱)内不同电源的馈线间或馈线两侧的相位应致。(7)回路通电前的检查1)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2)二次回路电气间隙和的爬电距离的检查: 1)配电柜(箱)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问,应符合表3-1的要求。允许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表3-1额定叫压(V)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额式作电流额定工作电流063A>63A063A>63A<603.05.03.05.060Vv<3005.06.06.08.0300Vv<5008.010.010.012.02)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偶见露载流部分炎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3)二次回路接线的检查: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3)配电柜(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列损伤。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天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7)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4)配电柜(箱)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其他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5)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导线的检查: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应有适当裕度。2)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4)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三、绝缘及接地电阻的测试(1)绝缘电阻的测量应在下列部位进行,对额定工作电压不同的电路,应分别进行测量。1)低压电器主触头在断开位置时,同极的进线端及出线端之间。2)低压电器主触头在闭合位置时,不同极的带电部件之间、触头与线圈之间以及主电路与同它不直接连接的控制和辅助电路(包括线圈)之间3)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等带电部件与金属支架之间。(2)测量绝缘电阻所用的电压等级及所测量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1)测量绝缘电阻一般采用500V兆欧表。2)配电装置及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Q,测量馈电线路绝缘电阻时,应将断路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等断开。3)二次回路的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MQO二次加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加路等,均不应小于1MQ。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MQ。(3)二次回路接线在测试绝缘时,应有防止弱电设备损坏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将强弱电回路分开,电容器短接,插件拔下等。测试完绝缘后应逐个进行恢复,不得遗漏。(4)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俗称接地电阻摇表)测量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重 复接地电阻要求小于等于4Q0四、系统检查、单体校检与模拟试验1.系统检查空调自动控制与调节系统检查主要有以下内容:(1)依照安装施工图,核对各传感器(敏感元件与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执行与调节机构)等现场硬件的类型、型号和字装置。(2)依照接线图,仔细检查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接线端子上的接线是否正确。安装时最好将信号传输与接线端子属性写在硬纸片上,并粘贴在接线两端,以方便检查。(3)检查各接线端子一定要紧固,避免接收信号失真。系统检查应由设备调试人员和电气调试人员配合进行,切忌粗心大意。例如有的工程,管式将冷冻水管上斜向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套管装反,电气调试人员检查也未发现,结果增加了冷量调试的困难。2.单体校检依照控制设计与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对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其他控制仪表进行现场校检。主要是仪表及设备的外部质量检查,诸如零点、工作点、满刻度、精度等一般性能校检和动作试验调整。(1)敏感元件的外观检查与校检:1)检查所有敏感元件的型号、精度、分度号与所配的二次仪表是否相符。2)检查外保护套]罩,接线凋子与骨架是否完好。3)检查热电阻丝下应有错乱、短路和断路现象。对接点水银温度计,检查表面是否平滑,有无划伤,分度值是否与设计文件符合,水银柱不能有断柱和气泡等。4)需进行温度双较的供、回水温度测点传感器,应选用量程范围的上、限误差方向相同的传感器,如果是热电阻,在量程范围上、下限的阻值应尽量接近。热电阻校检可按下面方法进行:校检时准备标准玻璃温度计一只(或标准铝热电阻温度计一套),恒温器一套(-50~+200C),标准电阻(10或100。)、电位差计、分压器和切换开关各一个。接线如图3-6。校检方法是:交热电阻放在恒温器内,使之达到校验点温度并保持恒温,然后调节分压器使毫安表指示值约为4Ma(电流不可过大,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将切换开关切向接标准电阻Rb的一边,读出电位差计示值Ub;然后立即将切换开关切向被校检热电阻Rc一边,读出电位差计示值Uc.o按公式RC=UcRb可求出Rc.在同一校检点需反复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与分度表比较,如误差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则局域网为该校检点的Rc值合格,并记录误差方向。再取被测温度范围内10%、50%和90%的温度作为校检点,重复以上校检过程,如均合格,则此热电阻校检完毕。热电阻还可利用冰点槽和水沸腾器校检0c与100c时的电阻值,如Ro和R100两个参数的误R0差在允许差的范围内,即为合格。(2)二次仪表模拟试验:模拟调试是对控制器输入假信号检查输出信号的正确性。调试时一般要求断开执行器,当执行机构为继电器时,可断开调节机构。首先接通控制系统电源降压变压器进线端,断开输,通电后在输出端检查电压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接通控制系统电源降压变压器输出端,断开执行器,在控制器输入输入假信号(例如用标准电阻箱产生模拟假信号,对于开关量右以直接连通和断开输入端),用仪表在输出端检测输出信号应符合要求。在测试信号时,为避免仪器仪表(电压信号0~20mA或4~20mA)受强电磁场的干扰,应将信号线除采用屏蔽较好的电缆外,还应尽量远离动力电缆、频负荷电缆等强高频电磁干扰的电缆。1)控制器试验:晶体管位式控制器试验,如感温元件为接点水银温度计,应试验输入端的两个接点在接通和断开时灵敏继是器的动作是否正确。以热电阻作为感温元件的,则应以标准电阻箱代替热电阻,在改变电阻箱电阻值后,根据调节过程(P、PI、PID)和控制要求,观察各灵敏继电器的动作情况(吸合或释放),找准灵敏继电器的触头(常开或常闭),严禁控制失误。对于连续输出控制器,应检测输出信号是否符合仪表规定。对设有手一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应检查手动输出信号。 用于冷冻水系统旁通装置的压差控制器和风系统的微压差控制器,安装前应进行设定值的调试。冷冻水系统的压差控制器用水试验,在压差控制器的两端口均安装临时接管、手动试压泵、压力表和阀门。在压差控制器的高、低压端按设计式况压力分别施加压力Pa和Pb,使AP=Pa-Pb等于设定值,用万用表检测触点通断情况。然后增大或减小PB再检测触点通断变换情况,触点通断变换应与水量调节要求一致。若不一致。应调节弹簧压力使其一致。对风系统的徽压差控制应向高、低压端引入等于设定值的静压差。静压差先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检测,然后对微压差控制器检测调节。2)对动圈式仪表试验调整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检查仪表分度号与热电阻分度号是否相符。②检查仪表附件是否齐全(安装螺钉、安装板、外接电阻等)。③动圈仪表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仪表内动圈的摆动,用导线将动圈短接。在正常使用时应将短接线拆掉。④按说明书要求接好热电阻,并用电桥调整外接电阻到5Q0⑤给仪表通电,用标准电阻箱代替热电阻,当改变电阻值时,观察仪表工作是否正常。⑥将标准电阻箱调整到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调整仪表的零点。⑦将给定温度指针调整到要求的数值上。(3)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试验:1)电动执行机构及电动调节阀门检查。①用500V兆欧表测量线圈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Q。②接通电源,执行机构正向和反向移动时用秒表测出通过全行程的时间(补偿速度)。③检查执行机构在上、下限位置(由终端开关控制)时,调节阀门是否在相应的极限位置上,如不合适,用手拔动调节阀传动齿轮,使阀杆上升或下降,直到不能转动为止,以确定阀门已到极限状态。以此来调整相应的终端开关位置。2)电加热器的检查。①用500V兆欧表测电阻丝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0.5MQ。②将电加热器上额定电压,用功率表或用伏安表测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应符合规定。③电加热器应与风机联动运行,风机不启动不得给电加热器通电。3)其他元件的试验。①电子继电器应检查线路是否正确。电子继电器接上电源,用导线将接往接点水银温度计的两个端反复短路和开路,观察继电器动作电否正常。②脉冲通断仪外观检查应无机械损伤,接点接触应良好。根据设计要求,整定好通断时间。五、试运行1.技术准备空调自动控制与调节系统的字装、检测与调试应由有实际经验的电气调试人员负责。由于目前空调自动控制与调节系统类型很多,检查之前,参与调试的人员要仔细细阅读控制过程,并着重了解以下内容:(1)空调系统的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各个空调房间的受控参数及调节要求,如空调房间的温度基数与允许波动范围,房间内外压差等。(2)空调系统的工况分区。不同工况下投入运行的设备和空气调节过程。各执行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与动作要求,如阀门的全开、全关或连续调节、联动调节等。(3)具有自动保护、自动连锁要求的设备,连锁与保护的目的与程序。如加热器与风机的连锁保护,新、回风门与机的连锁保护等。(4)测控仪表及设备类型、型号及技术指标,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之间的输入输出量性质,现场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室之间的信号传输与监控2、联动调试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联动调试是对控制系统输入假信号或手动。检查系统各元件动作的正确性。另外要检查系统中各连锁控制是否符合要求。联动调试必须征得甲方和建筑电气施工单位的同意。下面简单介绍动调试的基本内容:(1)熟采各个自控环节(如温度控制、相对湿度控制、静压控制等)的自控方案和控制特点;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及其体内容。对各个控制、回路的组成原理要认真学习;对测量元件和调节阀的规格、安装位置和接触介质的性质及有关管线的布局和走向都要心中有数,熟练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故障处理方法。(2)综合检查:检查控制器及传感器(变送器)的精度,灵敏度和量程的校检和模拟试验记录;检查反/正作用方式的设定是否正确;全面检查系统,在前面检查调试中拆去的仪表,断开的线路应恢复;电源电路应无短路、断路、漏电等现象。(3)自动连锁保护系统是自控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整个空调系统起着安全保护的重要作用,不可等闲视之。投入运行前应仔细检查其功能,确保万无一失。自动连锁保护系统的检查包括硬件的软件检查两个环节。1)硬件是指自动连锁保护系统的所有仪表、连线及执行设备。要确保硬件安全可靠,做到软件发出指令,硬件就能完成相应的动作。2)软件是指自动连锁保护系统的逻辑,有些是用继电器实现的,有些是用编程语言实现的。不管何种形式,其目的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出某种指令,通过硬件实现其逻辑功能。(4)联动调试。1)将控制器手动一自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上,给仪表供电,被测信号接到输入端,开始工作。2)用手动操作,以手动旋钮检查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的工作状况,应符合设计要求。3)断开电动执行器中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的联系,使系统处于开环状态,将开关无扰动地切换到自动位置上。改变给定值或加入一些扰动信号,如用标准电阻箱代替热电阻模拟冷热偏差,执行机构动作若与设计相反,则应改变电动机接线,同时也改变终端开关。对接点水银温度计组成的调节系统,可直接接通或断开接点进行联动试验。4)人为施加信号,检查自动连锁保护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动作情况。顺序连锁保护应可靠,人为逆向不能启动系统设备;模拟信号超过设定上、下限时自动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模拟信号回到正常范围时应解除报警。在联动调试中若需启动设备,要有设备人员配合,防止出现事故和损坏设备。系统各环节工作正常,则恢复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的联系,联动试验结束。下一步进入系统运行对控制器参数整定的阶段,此过程在空调系统无负荷联动运行中进行。空调水系统的试运行与调试工艺1、冷却水系统的调试冷却水系统的调试在冷却水系统试运行后期进行。在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用压力表测定水泵的压力,用钳形电流表测定水泵电机的运转电流,要求压力和电流不应出现大幅波动。用流量计对管路的流量进行调整平衡后,冷却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各冷却塔的进、出水量应达到均衡一致。2、冷冻水系统的调试启动冷冻水泵,对管路进行清洗,由于冷冻水系统的管路长而且复杂,系统内的清洁度又要求较高,因此,在清洗时要求严格、认真,必须反复多次,直到水质洁净为止。水质满足要求后,开启冷水机组蒸发器、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的进水阀,关闭旁通阀,进行冷冻水管路的充水工作。在充水时,要注意要系统的各个最高点的自动排气阀处进行排气。充水完成后,启动冷冻水泵,使系统运行正常。用压力表测定水泵的压力,用钳形电流表测定水泵电机的电流,均应正常。用流量计对管路的流量进行调整,系统平衡调整后,各空调机组的冷冻水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冷冻水总流量测试结 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空调水系统可能会因水力失调而使某些用水装置流量剩,另一些用水装置则流量不足。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进行合理调节分配。空调水系统调节的实质就是将系统中所有用水装置的测量同时调到设计流量。空调水系统的调节分为初调节和运行调节,这里只介绍初调节的基本方法。为了便于水系统的调节和提高调节精度,在一些国外设计公司设计的工程项目中,均大量选用平衡阀来对系统的流量进行分配和调节。(1)。平衡阀通过旋转手轮来控制流经阀门的流量,阀体上设置有开启度指示、开度锁定装置及用于流量测定的测压小阀,平衡阀具人良好的调节特性,通过专用的流量测量仪表可以在现场对流过平衡阀的流量进行实测,为现场调节提供了很大方便。(2)空调水系统初调节方法。设一空调水系统,该系统水力平衡初调节的具体步骤如下:1)绘制空调水系统的系统图,对管道和用水装置的平衡阀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准备调节用的记录表格;2)准备调节用的专用压差流量计,并对专用压差流量计进行校正;3)将系统中干管阀门G置于2/3开度,平衡阀全部调至全开位置;4)测量平衡阀V1~V9的实际流量Lc,并计算出各阀Lc与设计流量Ls的流量比q=Lc/Ls;5)对每一个分支管内用水门置平衡阀的流量比进行分析,例如,对平衡阀V1~V3的流量比进行分析,假设qi查看更多